2024中考作文预测+范文示例

2024中考作文预测+范文示例 第2张

【写作实践】

一、原题再现。

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翁同龢说“每临大事有静气”。同为近代著名政治家的曾国藩说:“静在心,不在境。”我们身为普通学生,虽不常“临大事”,但也不免会遇到一些干扰我们学习和生活的“小事”。你如何理解“静”在其中的作用?你有过哪些相关的经历或者教训?

请围绕材料自拟题目,写一篇作文与大家分享。

要求:(1)紧扣主题,内容具体充实;(2)有真情实感;(3)文体不限(诗歌、戏剧除外);(4)字数不少于600字;(5)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。

二、题目解读。

本题为材料作文,以“每临大事有静气”为材料起点,加之曾国藩对“静”的理解,最后落到学生的生活经历上,体现了既立足传统文化,又联系实际生活的命题思路。材料中“每临大事有静气”的意思是每次遇到重大事情时,都能举止从容、沉着淡定,这是一种处事风度,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智慧。接着又引用曾国藩名言来对“静”进行解读,“静在心,不在境”是说心“静”的重要性,只要心中从容坚定,便可达到“静”的境界。

题干非常贴合学生实际,明确提出学生虽不常“临大事”,但是会遇到干扰学习和生活的“小事”。这种“小事”可能是学习上遇到的小困难,可能是体育课的长跑测试,可能是和父母的小矛盾……学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材,文章的重点要落在“静”上。重点写自己如何不“静”,后来再达到“静”,可能是别人的开导和鼓励,可能是自己从他人身上主动学习的经验,也可以是自我反思的结果。在写作时突出“静”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,并从中得到经验启示或者总结教训,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。写作时,注意精心剪裁事件,重点突出达到“静”的过程和“静”的作用,加强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,写出自己的经验总结,紧扣题目,突显主题。

三、范文点评。

静心点染墨香中

空山花落,月影徘徊,回忆在心间激荡出层层涟漪。透过縠纹穿过浮光,又逢那朵朵兰花旁的古朴小院,思绪浸入那流动的墨香中。【语言优美,用词典雅。用富有诗意的语句领起文章,奠定全文情感基调。】

幼时的我喜欢坐在小院的大摇椅上,一边晃悠一边看爷爷作画,直到日暮月升。浓淡相宜的墨色,将郁郁葱葱的树林、波光粼粼的溪水和竞相跳跃的锦鲤尽收笔下。那缕缕墨香就这样沁入我心。

云卷云舒,时间在笔尖悄然流逝,天边已然有了一丝红晕。看着眼前毫无生机的墨兰,烦躁一点一点涌上心头。钟摆轻叩钟壁,发出嘀嗒的走动声,更让人心乱如麻。【使用衬托手法,钟摆轻叩钟壁的声音本是微弱的,却让“我”心乱如麻,衬托“我”极不宁静的心绪。】窗外的红霞被夜幕遮挡了大半,我如坠深渊。

一个熟悉的身影渐显轮廓,是爷爷走了过来。看着满面愁容的我,爷爷摇头笑笑。随后拿起毛笔,轻蘸墨汁,提笔悬空。时间好似静止一般,钟表也仿佛放慢了脚步。忽然,爷爷大笔一挥,尽情泼洒墨色,笔酣墨饱,浓淡自然……清雅娴静的兰舒展了生命力,一个“静”字跃然纸上,摄人心魄。

心静即声淡,其间无古今。我似乎悟得,水墨画不局限于眼中,还需静心感受。这一次,我调整呼吸,清心入静,在重拾毛笔的一瞬,置身那专属于墨香的世界。指尖微微用力,笔锋瞬间被压扁;提笔竖立,笔墨似精灵般在纸上跳跃轻舞。【引用诗词,描写心理,表明“我”领悟了“心静”的道理。同时运用动作描写,细致地刻画出“我”再次作画时凝神专注的状态。】我仿佛看到那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在这墨香间翻涌奔腾。渐渐地,墨香熏陶了身体,抚静了心神。

风掠过,掀起层层彀纹。夜幕席卷了整个天空,但留下了满天破碎的浮光点亮心房。墨香在笔触间流动,终于有了灵魂。衣袂渐远,如今再看爷爷的墨画,我似乎理解了静心点染的水墨丹青里,蕴藏着爷爷对中华文化的理解。一笔一画中,藏着一寸一隅深沉的光。

成长之路难免跌跌撞撞,爷爷的字画却在我心中生了根。只要心静,即使身处困境,也能同爷爷一样从容自若,找到破茧而出的生机。时代各有不同,文化一脉相承。在文化的流动与传承中,我们不妨摒弃躁动,沉淀自我,静心感受每一笔流动心间的墨香。【收束全文,升华主旨,丰富文章内容。】

【点评】①文采翩然,情景融合。文章遣词造句极富美感,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佳句。作者的心情由烦躁失望到沉静顿悟,窗外的景也由黑暗到繁星点点,情景交融相映。

②主题丰富,富有深意。文章本是写水墨丹青与静心相辅相成的关系,后几段却与成长道理相结合,又上升到文化传承,使得内容层次更丰富。

本站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leiquenet@163.com

(0)
上岸!!!的头像上岸!!!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